清平乐·夜饮友人别馆听年少弹三弦
陈维崧〔清代〕
帘前雨罢,一阵凄凉话。城上老乌啼哑哑,街鼓已经三打。
漫劳醉墨纱笼,且娱别馆歌钟。怪底烛花怒裂,小楼吼起霜风。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帘幕前的雨刚停,传来一阵凄凉的话语。城头上老乌鸦哑哑啼叫,街头的更鼓已敲过三响。
徒劳地用纱笼护着醉酒后题写的墨迹,暂且去别馆欣赏歌舞钟鼓之乐。难怪烛花突然剧烈爆裂,原来是小楼外猛然刮起了刺骨的霜风。
注释
哑哑:象声词,禽鸟鸣声。
醉墨:醉中所作的诗画。
简析
此词通过雨后凄凉话语、城乌街鼓、醉墨歌钟等场景,展现深夜别后的孤寂氛围,最后借环境突变传递出强作欢愉难掩的萧瑟心境与深沉愁绪,含蓄而有力地凸显出孤寂怅惘之情。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1865篇诗文 141条名句
游双溪记
姚鼐〔清代〕
乾隆四十年七月丁巳,余邀左世琅一青,张若兆应宿,同入北山,观乎双溪。一青之弟仲孚,与邀而疾作,不果来。一青又先返。余与应宿宿张太傅文端公墓舍,大雨溪涨,留之累日,盖龙溪水西北来,将入两崖之口,又受椒园之水,故其会曰双溪。松堤内绕,碧岩外交,势若重环。处于环中,以四望烟雨之所合散,树石之所拥露,其状万变。夜共一镫,凭几默听,众响皆入,人意萧然。
当文端遭遇仁皇帝,登为辅相,一旦退老,御书“双溪”以赐,归悬之于此楣,优游自适于此者数年乃薨,天下谓之盛事。而余以不肖,不堪世用,亟去,蚤匿于岩窭,从故人于风雨之夕,远思文端之风,邈不可及。而又未知余今者之所自得,与昔文端之所娱于山水间者,其尚有同乎耶,其无有同乎耶?
世无良猫
乐钧〔清代〕
某恶鼠,破家求良猫。餍以腥膏,眠以毡罽。猫既饱且安,率不捕鼠,甚者与鼠嬉戏。鼠以故益暴。某怒,遂不复畜猫,以为天下无良猫也。是无猫邪,是不会畜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