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卜算子·齿落

辛弃疾 辛弃疾〔宋代〕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
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坚硬的事物容易折断,而看起来柔软的事物往往生命力顽强。如果不相信就张开嘴看看,舌头完好无损牙齿却已脱落。
两边的槽牙已经掉光,中间的切齿也开了个大洞。孩子们不要笑我稀落的牙齿似狗洞,这洞可以供你们进出耍着玩呀!

注释
阙:同“缺”。
两边厢:两旁;两侧。
儿曹:指晚辈的孩子们。
狗窦:狗洞。
从:任凭。

参考资料:完善

1、 333诗词古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白马非马译注

创作背景

  此次创作于孝宗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辛弃疾被罢官后到上饶带湖一带隐居。南归以来数十年,眼见刚强不阿的正直爱国者,一个个被从政治舞台,上打了下来,如力主北伐的张浚,如拒不执行妥协、误国命令的虞允文,如作者自己和他的战友。而以圆滑的投降理论取媚最高统治者的主和派人物,则被委以高职,官运亨通,富贵长存。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政治”。于是辛弃疾只好在嬉笑嘲弄之中寄寓严肃的内容,于是写下这首词。

参考资料:完善

1、 荆立民·中国文学史 3 唐宋文学史·西安市:太白文艺出版社,2004

赏析

  词人以舌在齿落的现象中,寄寓了自己领略到的老子刚摧柔存的生活哲理。

  词一上来,就推出主旨,开篇立意。这里的“刚者”与“柔者",已隐然照顾到后文的叙写落齿的事情。以下如同论说文的举证,以“不信”反领,表明了“舌在牙先堕"的事实。下片具体叙写齿落的事实,正面切题,用口语来写,显示浑朴活泼的趣味。以下更进一层,以“狗窦从君过"的反讽,嘲笑那些笑话他豁齿的“儿曹”,这表现出他的旷达,也表现出他的倔傲。这里的“儿曹”,未必只是他家里的子孙辈,而兼容了所有的年少得意之辈对于老年人的态度。在这一个层次上,可以说词人是旷达的。如果更进一步,理解到“儿曹”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卜算子·齿落》是一首嬉笑怒骂的讽刺词作,词的上片以齿刚不牢,舌柔难挫为喻,反映当时黑暗败坏的现实;下片则是对谤毁诬陷自己的人的辛辣讽刺与无情嘲骂。全词戏谑、调侃、诙谐,词人虽然近于开玩笑,但却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感慨:刚直者为世俗不容,奸佞奉承者却活得很好,隐隐能感受到他的情感锋芒。

辛弃疾

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838篇诗文  1694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踏莎行·元夕

毛滂 毛滂〔宋代〕

拨雪寻春,烧灯续昼。暗香院落梅开后。无端夜色欲遮春,天教月上宫桥柳。
花市无尘,朱门如绣。娇云瑞雾笼星斗。沉香火冷小妆残,半衾轻梦浓如酒。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西江月·丹阳湖

张孝祥 张孝祥〔宋代〕

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寒光亭下水如天,飞起沙鸥一片。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

张先 张先〔宋代〕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蒙蒙。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