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别诸弟三首庚子二月·其三

鲁迅 鲁迅〔近现代〕

从来一别又经年,万里长风送客船。
我有一言应记取,文章得失不由天。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兄弟刚刚团聚又要分别,待到来年才能重逢相见;旅途千里迢迢不可畏,鼓风帆轻舟破浪过险关。
我万语千言难以叮咛,唯有一句应牢记心间;人生道路不能由命运来主宰,进取奋发才能掌握主动权。

注释
万里长风:南朝宋代人宗悫年轻时,他的叔叔宗炳问他志愿,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宋书·宗悫传》。

参考资料:完善

1、 周振甫.鲁迅诗歌: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6年:3-4页
2、 吴传玖.鲁迅诗译读:昆仑出版社,2005年:3页
3、 谢邦华 张纯武 俞瑞华.鲁迅旧诗导读: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年:5页

赏析

  第三首的主旨在于赠别。它是在忆别、惜别之后,赠言相勉,所以情绪激昂,不甘命运,要抗争自强。如果说前面两首侧重于感情的话,那么这一首则理智多于感情,奋发多于沉闷。仿佛看到漫远的长风,把在江波上闯荡的客船送走,有志趣高远之感和乘风击浪的气魄,显示出作者百折不回的毅力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进取精神,“从来一别又经年,万里长风送客船”,总括别离,乘风上路,由于这一别又要一年才能见面,便不能不有赠言相嘱,所以便有“我有一言应记取,文章得失不由天”的结句。全诗完整和谐,富予深意。这里的“万里长风”,不是随便用的。沿江驶船固然要有长风相助,但用了“万里长风”这四个字气势就很不凡,说明这所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二月,署名“戛剑生”,是现存鲁迅最早的诗作。鲁迅时年二十,在南京陆师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念书。他利用寒假,于这年的阴历十二月二十六日还家,次年正月二十日回南京,故有“还家未久又离家”之说。

参考资料:完善

1、 郜元宝.鲁迅六讲增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283-284页

简析

  《别诸弟三首庚子二月·其三》是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从“游子”的角度,侧重赠离言。牵肠挂肚,万语千言,一句定宗,其间理智多于感情、奋发多于沉闷。整首诗格调爽健,感情激昂,具有志趣高远之感和乘风击浪的气魄,显示出诗人百折不回的毅力和昂扬的进取精神。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溺鼠

《文言文启蒙读本》〔近现代〕

  鼠好夜窃粟。有人置粟于盎,鼠恣啮,且呼群类入焉。月余,粟且尽,主人患之。人教以术,乃以糠易粟,浮水面。是夜,鼠复来,欣欣然入,不意咸溺死。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四言诗·祭黄帝陵

毛泽东〔近现代〕

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四月五日,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敬派代表林祖涵,以鲜花时果之仪致祭于我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之陵。而致词曰: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
胄衍祀绵,岳峨河浩。
聪明睿知,光被遐荒。
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世变沧桑,中更蹉跌。
越数千年,强邻蔑德。
琉台不守,三韩为墟。
辽海燕冀,汉奸何多!
以地事敌,敌欲岂足?
人执笞绳,我为奴辱。
懿维我祖,命世之英;
涿鹿奋战,区宇以宁。
岂其苗裔,不武如斯;
泱泱大国,让其沦胥?
东等不才,剑屦俱奋。
万里崎岖,为国效命。
频年苦斗,备历险夷。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各党各界,团结坚固。
不论军民,不分贫富。
民族阵线,救国良方。
四万万众,坚决抵抗。
民主共和,改革内政。
亿兆一心,战则必胜。
还我河山,卫我国权。
此物此志,永矢勿谖。
经武整军,昭告列祖。
实鉴临之,皇天后土。
尚飨!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漫作年时别泪看

王国维〔近现代〕

漫作年时别泪看,西窗蜡炬尚汍澜。不堪重梦十年间。
斗柄又垂天直北,官书坐会岁将阑。更无人解忆长安。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